銅點花金龜是一種普遍出現於平地的蟲,常和東方白點花金龜混棲在一起,然而數量卻比東方白點少很多
2014年五月的時候我嘗試繁殖此種金龜,發現了它可能數量較稀少的奧秘
繁殖:
繁殖我採用最普通的金龜產房布置,將容器內放滿偏乾的腐植土,不壓實,只是敲容器讓它緊密,直接投入母蟲,放果凍
偏乾是多乾呢? 就是手用力握土,放開後土塊會自然崩解的程度
2014 五月 20幾號投產,母蟲掛了後開挖,本以為沒有生,至2014年 8月才挖到了一些1、2齡的幼蟲,原因可能是卵期長,但純屬推測
同時期投產的紫艷白點花金龜,五月投產 8月就羽化出第一批了。
飼育:
銅點花金龜的幼蟲生長緩慢,食量也不多,我使用腐質土飼養,濕度跟產房的濕度一致,不溫控
由於幼蟲習性跟東方白點花金龜的幼蟲差很多,因此很好區別兩者
銅點幼蟲的裝死型態,是僵直呈棒狀,因此我們暱稱為蟹肉棒(看起來無論形狀、大小都像阿)
東方白點的幼蟲,會蜷曲僵硬不動,因此兩幼蟲混養再一起時,只要全部倒出就可以"大概"區分
一開始我丟了幾隻東方白點幼蟲跟銅點混養,幾個月後容器內的土被吃到都是大便後,我挖出了幾隻體型變很大的"蜷曲"幼蟲
和幾乎沒長多大的"蟹肉棒",我意識到在競爭上銅點是輸東方白點的,無論生長速度、幼蟲期長短,都輸
推測這或許是野外銅點數量比東方白點少的原因,因此後來將銅點跟東方白點分開飼養
土繭管理:
所有的土繭全裝到一個500cc的碗中,用一些廢土填充在土繭間的縫隙
蓋子和土之間要留一些空間,讓成蟲羽化後可以爬來爬去,讓你發現
等覺得很吵的時候,就是羽化啦~
2015 4月 銅點才全數爬出土繭,幼蟲期比一般的金龜子長很多
我八月羽化的那批紫艷,同批在朋友飼養下,投產生出幼蟲,且幼蟲也已經羽化了
所以......
紫艷羽化出兩世代了,銅點第一代才出..........幼蟲期長的壞處阿
但是剛羽化的銅點真的非常高雅阿
金色的絨毛散發出低調奢華的氣息~實在是太迷人啦
且成蟲不太好動,所以蠻好拍照的
賞圖囉
最後提醒大家,成蟲的墊材要盡量乾燥,它的絨毛濕掉後會變深咖啡色
我是使用乾的產木屑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