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時曾經試養過PGk一次但那時候出來是母蟲,且只先用140cc的布丁杯以木屑養至二齡後,放到整根菌瓶被吃到空掉後,催蛹
之後雖然有很多機會可以嘗試,但是一直懶的入手
今年2015羽化出人生第一隻PGK公蟲了,感動莫名~
學名: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
飼育環境:無溫控,最高32度
食材:主要是二次發酵木屑
親代種公約70+mm
2014-6-12收到了蟲友寄的一齡蟲
2014-6-25 用木屑壓進寬口瓶一罐,每一隻入一罐
木屑是使用二次發酵木屑,另外我每一罐木屑會拌4g的砂糖,拌勻調好濕度
再放一陣子(約兩周)等發熱過後"降溫"才用,這個目的是讓活菌從乾燥的木屑中甦醒,所以加入4g的糖
幫助活化,至於為什麼不加麵粉或是其他的添加劑,是因為不想改變碳氮比太多,所以選擇蛋白質含量低的糖做為添加劑
但糖也不能太多,不然蟲就被你醃漬了
(這部分有生化的書籍可以參考,細菌有能力利用無機的含氮物合成出胺基酸,但所以活化細菌後,木屑中的含氮物例如尿素、氨 就能被有效利用了,不過我想只加水放個一兩周細菌應該也會長起來才對,所以這方法到底有沒有效果,需要更嚴謹的實驗去證實)
2014-9-20換了一次木屑,覺得食量比預期的小,可能是吃木屑長得很慢的緣故,我開始擔心是不是二次發酵木屑不適合
2014-12-12 挖出後整個嚇到了,所有的木屑吃光光,都變成泥了,超可惜的,衝大期受到了阻礙 此時幼蟲A是34.7克
幼蟲B是31.9克
這次換的木屑,使用2次發酵木屑加入了約1/5的高發酵木屑
2015-2-22 我換木屑時發現幼蟲A掉克成32.9克,幼蟲B長到了35.0克,或許是突然換木屑的緣故
2015-4-4 發現兩隻都化蛹了
2015-5-9挖出 本來不抱希望了 但是幼蟲A很爭氣的有96mm啊
及格囉
接下來賞圖吧
上圖是蟲A
上面這3張圖是蟲B
雖然這是比較纖細的蟲,但是還是讓人感受到兇猛
抓在手上還是有種霸氣感
2015-6-5 補個第三隻公蟲的照片
這是一隻有點特殊的公蟲
某邊的腳、觸鬚、牙都特別短
最後羽化的個體是最小的
有趣的是,在不溫控的情況下,幼蟲期越短的反而長越大
在育種的時候應該優先天選這種個體,可以減少飼育成本
小結論:
PGK便宜好養,有特色
用二次發酵木屑就可已經鬆養出不錯牙型的個體
初學者很適合嘗試看看
稍微計算一下成本好了 總共吃了4罐寬口木屑 ,每罐寬口內的木屑成本約為
20元左右 ,每隻共花80元~ 如果以食量決定要換一整罐或是半罐的話可以再降低一些成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