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一個關於牛頭扁的小故事
先來張野生種公照 81mm 東爪哇牛頭
野生種母42mm+
先分享產房佈置,底部壓實3公分以上的木屑
放上直徑約14公分的產木,產木偏軟,很濕
幾乎全埋
故事開始:
2014/12月20買的野生母蟲總是在土表跑來跑去、吃果凍、也沒怎麼咬產木
我抓出來配、再投、再配......就這樣子從1月初搞到現在
共投了4次
最後一次投產是3/31號
完全沒有生的跡象,產木也沒有什麼大規模的破壞,推測是母蟲太老了
萬般沮喪的在今天開挖,想說把空間騰出來也好
用力一倒產房,壓實的木屑,沒有半點痕跡
隨便翻了翻,沒東西,爽! 不到20分鐘開挖一個產房,很省事
真是淒涼的爽,於是把木屑打包塞冷凍除蟲
那時是下午5:30,該吃飯了
此時剛好室友走出來,我請他幫我看看產木
產木很完整,幾乎沒有什麼破壞的痕跡,表面有些淺淺的咬痕,應該沒生吧......畢竟母蟲老了
所以我們就聊著這跟產木可以幹嘛,可以拿來投什麼
投蘇門啦,買個帝王扁來投啦..............連投X肥這種奇怪的答案都出來了
因為剝碎後這產木就廢了,既然一看就知道沒有生,那不如冷凍除蟲
後放起來,我著手開始清理產木周圍的木屑,準備把產木拿去冰了
突然看到臉盆,有一隻幼蟲在蠕動!
shit! 我拔腿狂奔到冷凍庫前把整袋木屑拿出來
竟然有生.............不過應該就是生在表面啦,應該只有一隻
室友問那還要不要剝剩下的產木?
我無奈的說:[那就只能剝了,不剝就永遠沒有機會]
用螺絲起子插進去,用力一撬,兩隻幼蟲映入眼簾
其中一隻距離螺絲起子2mm,差點爆了
OH shit (其實是更髒的髒話)! 爽!還有耶
腎上腺素整個飆起來,因為數量很少,挖爆一隻就慘了
如果只有4隻的話,挖爆一隻是損失25%阿
暫時不敢用螺絲起子了
就用手挖,非到必要完全不敢用螺絲起子
可是每一用螺絲起子,都和蟲誤差1cm的距離內,就是在快要爆掉的邊緣
我們挖了1/4跟產木,原本不抱任何希望的我們,已經挖到10隻幼蟲了
出乎意料的,依我們常理判斷沒有幼蟲的部分,卻都挖出了幼蟲,因此我們幾乎不敢放過任何一個部分
連一開始懶得挖的木心,也挖出了幼蟲
不同於曾經投產過的,巴拉望、台扁,這隻牛頭扁只把卵產在產木很表面的部分,例如植菌孔,幼蟲再吃進木頭裡
顛覆了我們的想像,完全沒有一個母蟲挖掘的隧道,只有產木表面的咬痕
因此整跟產木,幼蟲分佈算是很均勻的,但是軟的地方較多些
剝到了最後,很難再剝了,我想了一下乾脆用扭的,反正應該沒有關係
結果........當場扭爆了一隻,但在該木塊上採到兩隻
最後拿出的布丁杯剩下一個,就剛好是那一隻本該住的,我很抱歉
這次的開挖真的學到很多
說好聽些是一直顛覆我們的觀念,讓我們見識到了自己的淺薄
說難聽點就是一直打臉
常常就是:
A:這塊木頭看起來應該沒有
B: 嘴巴說沒有,但我的手卻不停的剝~
A&B:Oh shit! 又有!
不斷的被震撼著
樂趣無窮,好幾個心臟要停掉的驚喜時刻
最後那塊本來被放棄要拿去冰的木頭,因為一個偶然,剝出了L1*26 +L2*1+egg*1+挖爆*1
走出房間7點多了,趕快去吃餃子慶功一下!
我要感謝室友小廷大大,因為他跟我喇賽,延遲了我把產木拿去冰
不然我要為自己的莽撞後悔萬分
小廷大大還幫我開挖一些、並拍照記錄這些過程
你是幼蟲的救星! 拯救了28個生命
另外要感謝辛苦的母蟲,妳真的很偉大
小結論:
要有不要輕易放棄的態度,不試就永遠沒有機會,挖了頂多損失一跟產木
不挖就什麼都沒有,一想到奮戰了4個月要是最後一刻把產木拿去冰...........太可怕了,不敢想阿
牛扁母蟲投產時,有時會吃果凍,有時會趴趴走,有時只是咬咬產木表面
不挖隧道
產木要軟,雖然這次沒生木屑,但我想木屑還是需要的
因為另外之人工飼育的母蟲,就有生在木屑裡 點我看人工飼育母蟲的繁殖記錄
不要被過去的經驗綁住,不要過分的依照常理類推